深麦咨询
内容阅读

为什么决策辅助产品反而可能降低工作效率(以CDSS为例)

【医信产品的设计思维】2024N06

1
发表时间:2024-07-26 15:52作者:马学海

决策辅助类产品的核心价值之一当然是提高决策效率。以临床决策支持系统(CDSS)为例,其通过实现“智能化”的诸多承诺,完成对临床决策效率的提升:

  • 基于可信且持续更新的循证知识库

  • 实时推送与疾病诊断、检查检验、干预方案、合理用药等相关的提示和预警

  • 推送的信息有足够的准确度、完整度、透明度

  • 实现文档工作的内容质控(病历、处方等)


然而,这些承诺即便都能实现(非常理想化),它们和提升效率之间其实并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,由“智能化”延伸出的对“效率”的想象是一种偷换概念。从业务场景的实际来看,要真正提升效率,以下几点是核心:

  • 简化减少每个单项工作的操作量以及总体工作量

  • 质控提升每个单项决策的准确率和总体准确率,减少错漏

  • 信任维护流程中各环节的相互信任

  • 应变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,个人知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效率


我们来做一些简单分析。

先说工作量。到底什么是临床决策的“工作量”?如何评估?临床决策不是狭隘的考试做题,它包括了医护人员一系列的具体操作,这其中就包括了处理CDSS系统本身带来的“交互负担”和“责任负担”,再加上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(运维干扰),这些都是增加用户工作量的因素。某个环节的效率胜利并不必然带来总体的提效,某一次决策的效率胜利也并不意味着长期的高效。

其次,软件系统的所谓“准确率”也是一个非常有问题的描述。技术总是有缺陷的,测评数据的说服力仅仅是事后诸葛亮,它无法确保下一次的可信度。在医疗场景中,过于信任算法是非常危险的,比准确更有价值的是透明、可解释、可追溯,这是减少责任负担、建立信任机制的关键。

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,很多长期的低效,恰恰是短期的高效造成的。就像当初,email实现了快速交流,但因其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,导致交流越来越频繁,人们花在email上的时间远远高于过去花在书信上的时间。如果不从流程精简和构建信任机制的角度重塑业务,智能化带来的很可能是更加冗余的数据、更加繁琐的环节,以及更难发现的隐患。

实事求是地说,将新技术引入临床之前,我们很难判断它的系统性影响在谈论CDSS的预期效益时,必须保持清醒和批判的态度。对于那些有追求有抱负的产品开发人员,我提几点建议:

  • 用务实和批判的态度,认真领悟行业的真实需求和底层逻辑。

  • 对产品功能的边界进行清晰界定,在设计中把握好度,不要轻信技术的有效性,不要指望技术解决所有问题,更不必炫技。

  • 在提供营销文本时,应谨慎描述产品的效果,尽量不夸大其在提升效率方面的优势,以免误导用户预期。

  • 关于临床决策中知识与行动的关系、信任与效率的关系,应结合场景开展研究,为未来的产品优化提供理论支撑。

最后再提一点,来看看什么叫底层逻辑。我们经常认为,把病治好是医生存在的价值,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。“把病治好”只是一个理想,没有哪家医院会允许患者病好了再付钱。医疗服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“产品”,信息极不对称,患者选择相信医生,医生依照专业提供服务,基于行业标准化机制,医生和患者之间完成一次被认可的治疗合作,然后交易结束。前面所讲的,比准确性更有价值的是透明、可解释、可追溯,就是基于这一底层逻辑。


【拓展】

如果对更为完整和详尽的内容以及更多开发案例感兴趣,可联系了解相关课程《优秀产品的隐秘结构 —— 医疗知识应用类产品开发的设计思维》。

该课程共8讲,现阶段只提供企业内训。

联系办法:加微信 - 18610162033

下图引自:深麦咨询高级课程《优秀产品的隐秘结构》第二讲:知识驱动型产品的需求分析与定位设计)

图片


分享到: